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089
改良血液透析回血操作方法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后的血液透析下机回血操作方法的优点。方法:将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108例血液透析患者,1252例次血液透析下机操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改良的回血操作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回血操作方法,比较操作并发症、针刺伤的发生率、及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的回血操作方法可减少操作并发症、针刺伤的发生率,对透析患者的内瘘保护有利。结论:改良后的回血操作安全有效符合操作规范,切实可行。

    【关键词】 密闭式回血; 穿刺针; 处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75-01

    血液净化治疗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容易造成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播散,为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等事件的发生,满足日益增加的血液净化中心和患者的需求,201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人数并不能达到《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第十七条中护士与机器的比例(1∶4)[1],结合SOP的要求,科室采取改良的回血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刺伤本身,且刺伤后存在发生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因此,针刺损伤成为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改良后的操作方法可有效避免针刺伤的发生。现将操作方法及效果归纳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10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1252例次血液透析下机操作。随机按床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6例次。

    1.2 方法

    1.2.1 回血法 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推荐的全程密闭式生理盐水回血法,回血时断开动脉穿刺针与动脉端管路,但不急于拔出动脉穿刺针,回血完毕后,断开静脉穿刺针与静脉管路,将动静脉管路密闭于整个血液透析管路上,再分别拔出动静脉穿刺针[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回血方法,即拔出动脉穿刺针后直接插入生理盐水瓶中回血,并采用空气回血法,利用空气将患者血液驱回体内,整个血液透析管路也未经密封处理直接丢入桶中集中处理。

    1.2.2 拔针方法 观察组采用回血结束后,依次拔出动静脉穿刺针,对照组采用先拔出动脉穿刺针再回血,待回血结束后,再拔出静脉穿刺针。
, 百拇医药
    1.2.3 穿刺针的巧妙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中提到对于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操作时针头套不必重新套上,当必须重新套上时应用仪器而不用手。血液透析下机操作一般相对集中,因此,穿刺针必须复帽后再做统一的处理。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护士双手直接复帽,观察组采取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避免了双手直接复帽,既上机后将穿刺针帽用一条胶布固定于患者的治疗巾上,下机拔出穿刺针时直接将穿刺针送入原针帽中并按紧,待结束后再将穿刺针统一处理。

    2 结果

    2.1 回血法

    两组均未发生空气栓塞,但观察组发生空气栓塞的风险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仅需一名护士独立操作完成,而对照组需两名护士同时进行操作。

    2.2 拔针方法

    观察组未发生一例内瘘并发症,对照组有8例发生内瘘血肿,经重新止血后,血肿被控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百拇医药
    2.3 穿刺针的处理

    观察组采取改良的穿刺针处理法未发生一例护士或患者针刺伤,且护士依从性高,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共发生2例护士针刺伤。

    3 讨论

    经过一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发现改良后的血液透析回血方法较传统方法有以下几点优点。

    3.1 降低了操作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改良的操作方法将动静脉管路与穿刺针衔接的开放端密闭于整个血路 中,这是个很简单的操作,没有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却能大大降低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另一方面,传统的操作,将未回血完毕的动脉端管路夹毕后直接丢入废液桶中,这样的操作如果由于护士技术失误就容易引起有害物质直接入血,引发严重的后果,而改良后操作方法就可以完全避免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护士的操作风险。
, 百拇医药
    3.2 节约了护理成本

    传统的下机采用空气回血的操作方法,操作风险相对较大,对护士的要求较高,需要护士具有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为保证患者安全,回血操作需两人完成。而改良后的回血方法采用SOP中推荐的全程生理盐水回血法,整个下机过程中没有空气进入,杜绝了因护理操作导致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可能,降低操作的风险,而且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方法,只需要一名护士单独操作即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不断的提高,透析患者的人数正在快速的增加,而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相对缺乏,此种方法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护士成本,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改良后的血液透析回血方法可有效减少操作并发症、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透析患者的内瘘保护有利,并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操作风险,切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6-57.

    (收稿日期:2012-08-22)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张婷 甘贤泽)